順利上船,先在甲板位置的貨櫃放好行李,然後再到上層去。經歷剛才的生死時速還心有餘悸。上到上層,敞大的船倉分數個區域:用餐區前的區域有些設有檯櫈,休息區前的更有沙發供人休息。這下頭大了,連忙檢查船票有沒有劃位──檢查了好幾次都找不到,找不到不就是等如沒有嗎?好!一鼓作氣,準備在一處有檯櫈的位置坐下。
「唔……不知道用餐區不買餐的話可不可以坐呢……?」當我走到去餐區的座位時又想到。
基於剛才已經成了眾人焦點,現在可不想再當主角!正當我看著座位發呆(其實內心自我鬥爭進行中),剛剛在入境位置排在我後面的男生開口道:Relax, you can sit here.
他是個西班牙人,其實在登船前我已經留意到他的存在--一切都要由排隊入境的時候說起:一陣充滿R音的西班牙語在我身後響起,我別過頭望,看到兩個男人在互相道別,穿深色外套的一位個頭不高,看起來比較年輕,而另一位則穿著黑色風衣,面上帶有少許鬍渣和親切的笑容。他們說了一大輪話,拍拍對方的肩膀,然後再來一個大大的擁抱道別。他們擁抱的方式很親密--比起基情更接近是親人的感覺。道別後他就排在我身後,一直等到入境登船。後來就是在我過關的時候有些阻撓(可參閱「摩洛哥(1)由西班牙經海路到摩洛哥通關攻略上篇」),不諳英語的入境人員嘗試用西班牙文告訴我要到樓下兌換船票,當然我沒能聽懂,於是站在我身後的他就忍不住幫手,當起翻譯來。
想不到上到船又會與他重聚。甫坐下,他拿起筆準備填入境表格,正要寫下去的時候,他突然頓了頓,問:「咦,你拿了入境表了沒有?」看到他的入境表,我一臉驚慌,用絕望的語氣回答:
「!!!沒有啊!!!怎麼辦?」
他看到我誇張的反應,即時說:「不用怕(他是用don't freak out一詞),這張給你,我再去多拿一份。」
Okay,我承認--我Overreact了,冷靜下來,等到他回來(結果原來在船上就可以拿到入境表格),我將身俯前,直視他雙眼,用最誠懇的態度向他道謝並介紹自己。
「My name is Wan」 我笑著說,希望笑容可以令他忘記我剛才的醜態。
「Nice to meet you, my name is Juan」他回我一個又大又親切的笑容。
然後我們開始閒聊彼此的出身。Juan是個土身土長的西班牙人,但卻說得一口流利英語,他告訴我他的父親是個周遊列國的法國人,因此深知語言的重要性,所以要他和妹妹自小學習法語、英語和義大利語。Juan因工作關係經常要往返西、摩兩地,阿拉伯文都是在這幾年留在摩國工作的時候學的。
「阿拉伯文?嘩,他們的字同蛇一樣,難寫又難學。」我皺皺眉頭。
「不會啊!他們的字與西班牙文一樣,能說出來的音就能寫出來,連Spelling都不用記,比學英文來得更容易!」他說得眉飛色舞,似是3個月學會外語的靈格風代言人。
我提到西班牙人對足球的熱情,有球賽的晚上,在Hostel內都可以聽到他們的喝彩聲和說話聲。Juan聽後哈哈大笑,說西班牙人很容易興奮,嗓門又大,而且西班牙語很吵--就算他也是西班牙人,他都得承認,西班牙語是全世界最吵的語言之一,說罷又再爽朗地大笑起來。
聊著聊著,他問起我的職業。我語帶驕傲地告訴他我是個旅遊書記者--即使我已經離職,我還會因這份自己喜愛的工作而感到驕傲。聽我這樣說後,他瞪起雙眼,驚訝地說:「我也是半個寫書人!」Juan的本科是歷史系,他對國際歷史、各國的局勢和關係特別有興趣,對外星文明和詹士邦式間諜情節份外鐘情,經常以此為寫作靈感。大概是言談間流露了我對寫作和旅遊的熱情,他說他很羨慕我可以全情投入寫作--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他看似一個有條理,學識淵博的人,「為何不全職寫作?」我忍不住問。
Juan垂下眼睛,修長而濃密的睫毛像一把扇子,分明地從眼臉垂下:「因為寫一本好書需要充足的時間和合適的環境,而且收入不穩定,我要替自己的家庭打算。」語畢,他看著我,眨眨眼道:「雖然我不是全職寫書,但我慶幸自己可以仍可抽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同時可以養活家人。」說罷又一個大大的笑容。
當我問起他的妻兒--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的時候,Juan會揚起眉毛,流露出興奮的神情,令原先又亮又大的眼睛顯得格外閃亮。他說與太太相識超過10年才結婚,一家人現居於西班牙,Juan只有在假期才會回家,一年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摩洛哥渡過。「那太太有投訴嗎?」我天真雞地問。「太太和孩子總會想我在家吧,但正因為我們相處時間不多,所以每次都特別珍惜。」他笑著回答。
雖然是老生常談,但由他口中說出來卻甚有說服力。
航程接近完結,Juan帶我到船上的入境登記處,這次要將剛填好的入境表格和護照都交給職員。對方問了我幾個問題,我聽不出是用英語、西語還是阿拉伯語發問,於是Juan又出口相助,原來對方是奇怪我沒有中間名(Middle name,在外國頗常見,但華人則比較少有)。職員不清楚香港人在摩洛哥是否免簽證--因我在國籍一欄填了Chinese(中國籍)而非Hong Kong(香港人),Juan解釋了一大餐香港過去曾為英國殖民地之類的歷史事件(一點都不遜於香港人對殖民時期的認識),對方點點頭,著我改正錯處。改回「香港人」之後,他問我是否第一次來摩國,我看看他,再看看Juan,然後輕輕點頭,他笑著說:Welcome to Morocco!
完成登記之後,我們坐回原位,繼續聊天,直至看到摩國的領土在遠方出現。
臨下船,有幾個加拿大籍的女生走來想我們Share taxi往市中心,Juan說由Tanger Med碼頭往市中心有段距離,Share taxi是個不錯的建議,著我可放心與她們同行。3個女孩得悉Jaun是半個摩洛哥人,連忙將他圍住,把握機會問他更多相關資訊。看著她們慌慌亂亂,也不好意思再將Juan獨佔,於是識趣地待在旁邊整理一下行裝和酒店地址。
「Hey wan」,在等待渡輪靠岸時,Juan從女孩堆中走出來,問:「你在摩國有沒有電話卡?」「沒有啊」我快速地回答,他皺皺眉,拿起我護照的船票尾,寫上自己的聯絡電話,瀟灑地說:Just in case -- if anything happens, you have at least one person that you can call.
然後他領著我和那3個加拿大女生踏入非洲大陸的土地上。
想不到上到船又會與他重聚。甫坐下,他拿起筆準備填入境表格,正要寫下去的時候,他突然頓了頓,問:「咦,你拿了入境表了沒有?」看到他的入境表,我一臉驚慌,用絕望的語氣回答:
「!!!沒有啊!!!怎麼辦?」
他看到我誇張的反應,即時說:「不用怕(他是用don't freak out一詞),這張給你,我再去多拿一份。」
Okay,我承認--我Overreact了,冷靜下來,等到他回來(結果原來在船上就可以拿到入境表格),我將身俯前,直視他雙眼,用最誠懇的態度向他道謝並介紹自己。
「My name is Wan」 我笑著說,希望笑容可以令他忘記我剛才的醜態。
「Nice to meet you, my name is Juan」他回我一個又大又親切的笑容。
然後我們開始閒聊彼此的出身。Juan是個土身土長的西班牙人,但卻說得一口流利英語,他告訴我他的父親是個周遊列國的法國人,因此深知語言的重要性,所以要他和妹妹自小學習法語、英語和義大利語。Juan因工作關係經常要往返西、摩兩地,阿拉伯文都是在這幾年留在摩國工作的時候學的。
「阿拉伯文?嘩,他們的字同蛇一樣,難寫又難學。」我皺皺眉頭。
「不會啊!他們的字與西班牙文一樣,能說出來的音就能寫出來,連Spelling都不用記,比學英文來得更容易!」他說得眉飛色舞,似是3個月學會外語的靈格風代言人。
我提到西班牙人對足球的熱情,有球賽的晚上,在Hostel內都可以聽到他們的喝彩聲和說話聲。Juan聽後哈哈大笑,說西班牙人很容易興奮,嗓門又大,而且西班牙語很吵--就算他也是西班牙人,他都得承認,西班牙語是全世界最吵的語言之一,說罷又再爽朗地大笑起來。
談起喜歡的食物,Juan畫下了他最愛的是Tanjia(塔吉)--用陶壺製的燉肉,因陶器有助保存水氣,鎖住食物的肉汁,使其更香軟多汁。
聊著聊著,他問起我的職業。我語帶驕傲地告訴他我是個旅遊書記者--即使我已經離職,我還會因這份自己喜愛的工作而感到驕傲。聽我這樣說後,他瞪起雙眼,驚訝地說:「我也是半個寫書人!」Juan的本科是歷史系,他對國際歷史、各國的局勢和關係特別有興趣,對外星文明和詹士邦式間諜情節份外鐘情,經常以此為寫作靈感。大概是言談間流露了我對寫作和旅遊的熱情,他說他很羨慕我可以全情投入寫作--去做自己想做的事。
他看似一個有條理,學識淵博的人,「為何不全職寫作?」我忍不住問。
Juan垂下眼睛,修長而濃密的睫毛像一把扇子,分明地從眼臉垂下:「因為寫一本好書需要充足的時間和合適的環境,而且收入不穩定,我要替自己的家庭打算。」語畢,他看著我,眨眨眼道:「雖然我不是全職寫書,但我慶幸自己可以仍可抽空做自己喜歡的事情,同時可以養活家人。」說罷又一個大大的笑容。
當我問起他的妻兒--兩個兒子一個女兒的時候,Juan會揚起眉毛,流露出興奮的神情,令原先又亮又大的眼睛顯得格外閃亮。他說與太太相識超過10年才結婚,一家人現居於西班牙,Juan只有在假期才會回家,一年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摩洛哥渡過。「那太太有投訴嗎?」我天真雞地問。「太太和孩子總會想我在家吧,但正因為我們相處時間不多,所以每次都特別珍惜。」他笑著回答。
雖然是老生常談,但由他口中說出來卻甚有說服力。
航程接近完結,Juan帶我到船上的入境登記處,這次要將剛填好的入境表格和護照都交給職員。對方問了我幾個問題,我聽不出是用英語、西語還是阿拉伯語發問,於是Juan又出口相助,原來對方是奇怪我沒有中間名(Middle name,在外國頗常見,但華人則比較少有)。職員不清楚香港人在摩洛哥是否免簽證--因我在國籍一欄填了Chinese(中國籍)而非Hong Kong(香港人),Juan解釋了一大餐香港過去曾為英國殖民地之類的歷史事件(一點都不遜於香港人對殖民時期的認識),對方點點頭,著我改正錯處。改回「香港人」之後,他問我是否第一次來摩國,我看看他,再看看Juan,然後輕輕點頭,他笑著說:Welcome to Morocco!
完成登記之後,我們坐回原位,繼續聊天,直至看到摩國的領土在遠方出現。
臨下船,有幾個加拿大籍的女生走來想我們Share taxi往市中心,Juan說由Tanger Med碼頭往市中心有段距離,Share taxi是個不錯的建議,著我可放心與她們同行。3個女孩得悉Jaun是半個摩洛哥人,連忙將他圍住,把握機會問他更多相關資訊。看著她們慌慌亂亂,也不好意思再將Juan獨佔,於是識趣地待在旁邊整理一下行裝和酒店地址。
「Hey wan」,在等待渡輪靠岸時,Juan從女孩堆中走出來,問:「你在摩國有沒有電話卡?」「沒有啊」我快速地回答,他皺皺眉,拿起我護照的船票尾,寫上自己的聯絡電話,瀟灑地說:Just in case -- if anything happens, you have at least one person that you can call.
然後他領著我和那3個加拿大女生踏入非洲大陸的土地上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