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nuary 24, 2014

西班牙(5)美術館之外,普拉多美術館


來到歐洲,美術館是其中一項必到的景點,特別是這個譽為「世界三大美術館」的普拉多美術館(Museo del Prado)。在這座建築設於1785年,至1819年正式落成,原意是專為皇室而設的藝術品展示廳,及後因皇室沒落而轉變成國立美術館。故此館內收藏了8000件藝術品,其中不少更屬於西班牙皇室的藝術珍品,比較著名的有委拉斯奎茲(Velázquez)的侍女圖、哥雅(Goya)的裸體及穿衣的瑪哈、提香(Titian)的酒神祭、杜勒(Dürer)的夏娃等。


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美術館收費€14(周日17:00-20:00免費)。



美術館固然值得細意欣賞,但參觀完,到外頭坐坐也是不錯的選舉。對著廣闊的草地吃麵包和餅乾,涼風送爽,鴿子和麻雀在旁打轉,好不悠閒。

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
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一隻小麻雀在遠處飛過來,向前走兩步又向後退幾步,顫顫驚驚地盯著石壆上的餅乾碎。我輕輕將手上的麵包屑扔過去,牠用黑亮的小眼睛看著我,歪歪頭,向前跳幾步,用橙色的小嘴啄走碎屑,飛到遠處慢慢享用。沒多久,牠又跳跳紮紮地出現在我眼前,這次牠沒有飛走,反倒引來了幾隻同伴,我手中拿著麵包碎,大膽一點的麻雀會在我拋開麵包之前已經跳跳跳,跳到我旁邊,用尖嘴啄走麵包;害羞一點的則會在旁用豆豉大小的眼睛盯著看,然後焦急地跳幾下,吱吱喳喳地討吃。

看著大批雀鳥聚集,遠處的白鴿也不笨,從天上有如皇者般降落,驅散體形不如牠四份一的小麻雀。白鴿好霸道,恃著自己大份點就欺負弱小,張開雙翅就要趕走小雀,好幾次連我都遭殃(想不到薄薄的翅膀這樣有力……)!於是我將小塊麵包扔得老遠,趁著鴿子拖著笨重的身軀,晃著尾巴,大搖大擺地走過去將麵包啄走之後,我再將大大片的麵包都留給小麻雀,牠們晃著腦袋,滿足地啄啄啄,好可愛。


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麻雀率先發現麵包碎。

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


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然而白鴿開始進攻。

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

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霸道鴿。



 Museo del Prado @ Madrid
成功騙走白鴿,耶!



How to go
德里阿托查火車站Estacion Atocha)向普拉多大道方向直走,沿右邊(麥當勞對面)直走即達。
 


January 17, 2014

朋友,我當你一世朋友




在馬德里留了8晚,在Hostel認識了一位西班牙室友,他是我在西班牙第一個朋友,亦是一位可以坦誠交流的摯友。他的名字叫Gartaneo,由於西班牙文的R音好難唸,我不常叫他的名字,但我會暗地裡稱他作Neo。

Neo是個非典型的西班牙帥哥:他有一副輪廓分明的瓜子臉,濃密的眉毛之下有深沉的竭色眼睛,鼻子又高又挺,近鼻樑位置有個凸起的小節,笑起來面頰兩旁會出現條狀的酒窩。喂,聽起來明明就是典型帥哥,何解要說他是非典型?因為他的舉止帶點女性的嬌弱:站著時,他的雙手習慣放在兩脇之下,走起路來背部微拱,那種拱並不是《鐘樓駝俠》那種畸形的拱背,反而偏向因缺乏安全感而弓著身子的小貓;他喜歡笑,笑的時候他習慣微微低頭,縮起的下巴令他的瓜子臉更尖,嘴角上揚,露出可愛的大門牙和少許牙齦。這樣說或者很奇怪,但是這是我見過最女性化的笑容 。有時我取笑他的「西式」英文(他經常用西班牙解釋他的英文,並認真地問我明白了沒,通常我會用廣東話回應「咩呀?你講咩呀?」),他會鬧著玩地用枕頭拍打我,還邊打邊扭腰(對,就是搔味十足那種)。

房間內有3張單人床並排而列,Neo睡在最裡面靠牆的床位,而我就睡在近門口的位置。除了周末之外,大部分時間都只有我跟他兩個住客,中間的床位長期空置,所以就成了我們的聊天角落。



Neo與我見面的時間不多:早上7時他就起床工作去,至晚上9、10時才回來。所以,我們聊天的時間就只在晚上,我懶洋洋地靠在床上,一邊整理當天的「財務表」,準備明天的行程,或是寫寫隨筆,他就會在一旁跟我閒話家常。Neo不喜歡談他的工作,他讀書時唸攝影系,眾多題材之中獨愛拍街頭塗鴉,閒來無事總喜歡到各處拍照,但當他出來社會工作,衡量過理想的夢幻與現實的殘酷,特別是在西班牙失業率高達23%的情況之下,他不得不屈服。結果他在一家電訊公司當技術員,而且還是每月續約那種。他形容每天的日子就是聽著別人下達命令,然後服從。整個過程沒有靈魂,沒有交流,沒有思想,I did it
because somebody say so。

 一晚,我拿著西班牙的地圖,Neo看到地圖顯得相當興奮(因為有他熟悉的西班牙文),他指著北方一個小點--布爾戈斯 Burgos,說:我就住在這裡。西班牙大致分為南北兩部份,南部(馬德里以南)的人熱情奔放又帶豪邁,見面最愛親親抱抱;北部的人比較內向,見面頂多握手問好。對於南北部的人性格的迥異,Neo歸咎於天氣的不同:南部天氣較和暖,長年陽光燦爛,人的心情較好,連性格都熱情點,而北部天然與英國相似,潮濕多雨,而且寒冬更會下大雪,長年不見陽光,人的性格也會變陰暗。咦,巴塞隆拿位處西班牙的東北啊,陽光沙灘,風光明媚,是不少歐美人士的渡假勝地,怎也不能說她是冷漠的城市吧?他笑笑,然後在地圖上圈起巴塞隆拿,再畫個箭嘴指到南部,說:「她有美麗的沙灘,所以例外。」

他常說我的年齡和思想不相符--廿歲人,說起話來似是40來多歲。有次我們說起學習外語的問題,我說我學過日語、韓語和德語(但都不精通,德文更是差強人意),然後他以「嘆為觀止」的表情看我,說:「那你懂得6種語言了唄?」我再次強調日韓德語都不靈光,但他似乎沒在聽,說:「因為你仍然年輕,學好一種新語言不成問題。而我一直都想學好英文,但可惜我今年已經30多歲了,I am too old to learn a new language。」我語帶驚訝地回說:「假設你現在30歲(題外話,Neo說他超過三十歲,但真實年齡是I will never tell you),學好英語需要三年,到你大致掌握英語的時候,你才33。不過,如果你今年覺得自己『Too old to learn』,你下年會更覺自己『Old』,而這個『Old』是一種永遠不能逆轉,而且逐年遞增的狀態。」他點點頭,同意我說的話,然後決心要在下個月開始學好英文。

我不認為這是甚麼非凡的道理,而且,我相信這是很多人都明白的道理,只是,是否每個人都有勇氣去說出來--我意思是,是否每個人都有Neo的勇氣去承認這是自己因怕失敗而捏造出來的藉口。

最後一晚,我著他早點回來,出去喝一杯。等到9時許,終於等到他回來,誰知他帶點害羞的說,他不喜歡喝酒,反而想要去吃雪糕,於是我們到Hostel附近的乳酪店(對,是乳酪,不是雪糕)吃杯雪糕。他努力游說我要草莓Topping,而他的理由是:真的好美味。天寒地凍,我和Neo就坐在門外吃「雪糕」,被冷風吹得渾身發抖,我忘了我們談過的話題,只記得我們都笑得好開心。

回到Hostel,Neo說這次是他幾個月來,除了上班下班之外,第一次外出。那晚,他告訴我他人生的首要任務就是要結識女朋友:他曾有過數個西班牙女友,但對方都嫌他長年居無定所;他曾個冰島女友,但最後又因長距離戀愛而告終。我問他喜歡本地女人,還是喜歡外國女人,他笑說西班牙女人都好兇狠,似是Ladyboss,認識我之後覺得亞洲人也不錯,我開玩笑地著他到香港來,好讓我為他介紹幾顆寂寞的心。

那天晚上沒有談至通宵達旦,到早上的時候我刻意早點起床,要跟他道別。Neo說再過幾天他的合約就會完結,或許會離開馬德里,到其他城市找工作,天大地大,大家心裡知道未必可以再見,他雖說過不習慣南方的親密擁抱,但我忍不住緊緊抱他一下,他說了一大堆西班牙文祝我好運,我不知應該用甚麼語回話,只知自己一直微笑揮手道別。

因早上的混沌使我失去與好友道別的時間,我只好留下一張簡短的字條,然後離開了馬德里,往南方小鎮去。


Equitypoint @ Madrid
左邊:有草莓的乳酪是Neo的。
右邊:Neo的告別字條。


然後,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情,又乘飛機返回馬德里,住在同一家Hostel,但入住的已經不再是熟悉的樓層,在腦內想像同房的會是怎樣的人。推門而進,竟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包。與我同房的原來就是Neo!那天早上被門鎖聲吵醒,起床的時候Neo才剛走,意識到因賴床而錯失了道別機會,感覺有點落寞。正要準備開燈時,發現椅子上有張便條,上面有他的字跡。


朋友,是一種有趣的關係。戀人有可能會分手,但朋友卻是一輩子的。
Adiós mi amigo!



January 15, 2014

西班牙(4)重現中古戰略重鎮,塞哥維亞

Segovia,來自凱爾特伊比利亞語,意指「勝利之城」,屹立在狹長的山脈之上,易守難攻,長久而來都是戰略重鎮。在中世紀塞哥維亞曾被羅馬軍征服,及後,羅馬人大興土木,建成了包括古羅馬水道橋(Acueducto Romano)主教堂(Catedral)和阿卡乍堡(El Alcázar)等知名建築。



跟隨掛著相機的西方旅客,沿寬闊的大路走約10分鐘,冷風在我髮際間颼颼吹過,只有偶爾走到陽光之下才稍稍感到暖和。大路兩旁的商店大多是咖啡店或是餐廳,間中有幾個外地遊客坐在室外,從從容容地喝著紅酒,吃著冷冰冰的Tapas,恍惚他們身在二度空間,一點都不受寒風影響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走到盡頭,終於看到由無數大石組成的古羅馬水道橋。橋上有數百個半圓拱門,有點似是羅馬鬥獸場的拉直版。近距離看到聳立的石橋,石塊上沒有斑斑的污跡,反而乾淨潔白,完全看不出石橋已有二千多年歷史。

Acueducto Romano @ Segovia 
拱形設計有助穩住橋身,不用使用釘子或鐵柱。





Acueducto Romano @ Segovia 
橋頂是拍照上佳位置。


為防止日曬,歐洲的巷弄刻意建得狹窄,蜿蜒的巷子看似沒有盡頭,一走,就要走到底。土黃的石牆之上偶爾垂下幾枝滿佈枯黃葉子的樹枝,又或是有幾株翠綠的植物從陽台的黑色欄柵間穿出來。


 Segovia

走到Plaza de San Martin,聖馬丁教堂(Iglesia de San Martin)就在廣場旁邊。有別於其他典型的歐洲教堂,她的設計帶點羅馬色彩,門外拱形的迴廊更是亮點之一。當天看到一對新人在教堂行禮,寒風凜冽,一眾女士仍穿上短裙以示尊重,與其他親朋在門外嘻嘻哈哈笑個不停,令我懷疑女人去到北極都可照著短裙。



Plaza de San Martin @ Segovia
右手邊的是曾在戰爭之中死守塞哥維亞的將軍Juan Bravo。


Iglesia de San Martin @ Segovia 


沿桃紅色的指示牌繼續往上走,5分鐘即到達塞哥維亞大教堂(Segovia Caterdal)。她是西班牙最晚落成的歌德式教堂,於1525年開始興建,用以取代當時被破壞的舊教堂,至今已有接近500年歷史。教堂內,一條條高聳的大理石柱連接著優雅古典的半圓拱頂,陽光從畫上基督故事的彩色玻璃窗透入,令刻畫在天花的幾何圖案層次更為分明。中央置有數列木櫈,予虔誠的教徒祈禱,旁邊的黑色鐵欄圍著各個禮拜堂,耶穌和聖人的雕像站在高處俯視參觀者,神聖莊嚴,連非教徒都不禁蕭然起敬。



Segovia Caterdal @ Segovia 

Segovia Caterdal @ Segovia



 Segovia Caterdal @ Segovia 









Segovia Caterdal @ Segovia


兜兜轉轉終於來到《白雪公主》的城堡--阿卡乍城堡(Alcázar de Segovia)屹立在山頂之上的灰藍堡壘沒想像中宏偉,她的前身是一座監獄,裡頭展示了不少有關城堡的歷史(可惜是西班牙文)。


城堡內有一大廳,展示各式的盔甲和武器,當中更不少是童裝盔甲(有男女裝,女裝的盔甲還有傘形的鐵裙)。埋藏在鐵盔甲之下的布料因歷史悠久而變得枯黃脆弱,昔日鋒利的劍刃亦已鏽跡斑斑,頭盔間的空隙再沒有充滿鬥志的眼神,而是了無生氣的空洞,冷冰冰的站在大廳的角落。


參觀城堡的門票分三種,一種是僅可參觀城堡內部,另一種僅可參觀塔頂,而最後一種則包括城堡內部及塔頂,閣下可因應參觀的時間和喜好選擇門票類型。先旨聲明,若果閣下自問體形龐大,又或體力欠佳,強烈建議你打消上頂樓的念頭:螺旋形的石級又高又窄,一人通過尚算可以,但當上下同時有人上落就顯得相當狼狽,不少人更要貼著石牆而過。更糟糕的是,螺旋石梯一氣呵成,而且沒有氣窗,翳悶非常,當走到一半想休息一下,好好調節呼吸,僅數秒時間,前後皆有人上落,進退兩難,只好硬著頭皮再上路。



Alcázar de Segovia @ Segovia

Alcázar de Segovia @ Segovia


辛辛苦苦上到塔頂(看到門口透入的陽光,感覺似是逃出地獄般興奮),跟隨在後的外國壯男位位都氣喘如牛,大概是因為誰都沒想過小小的石梯竟然如此漫長和悶熱。大口喝掉半支水,稍稍回過氣來,在石圍牆之間尋找空隙,俯瞰山下的古城美景。由於上來的路太辛苦,暗自跟自己說:影不夠一百張相,絕不回頭!


在塔頂遠眺,橙黃的小屋沿山坡逐層而上,小小的煙囪從屋頂處凸出,剛參觀過的大教堂就在城堡對面,旁邊荗密翠綠的公園與遠處荒蕪暗啞的泥黃土地形成強烈對比。




Alcázar de Segovia @ Segovia

 走了一段路,肚子開始餓了,本想到Casa Candido嚐嚐傳說中烤得金黃鬆脆的乳豬,但一個人旅行,旅費和胃口太有限,於是回到人來人往的Juan Bravo廣場找吃。走過多間餐館,每間都擠滿遊客,好不容易找到一家只有數名西班牙客人的小店。


我嘗試用極差的西班牙語點菜,誰知侍者用一口流利的英語答話,挫了我努力學習外語的銳氣。點了炸魷魚和火腿蛋配薯片,還要了一杯西班牙著名特飲--Sangria。即炸的魷魚相當燙嘴,可惜粉漿略厚,值得一提的是調味用的檸檬就有1/4大小,比香港薄薄一片來得豪爽;火腿蛋配薯片,一口薯片,再咬一口鹹香火腿和質感豐盈的雞蛋,味道竟然配合得剛剛好,口感和味道都甚有層次;至於Sangria則是以紅酒、生果和梳打水製成的飲品,有點似是酒精版的Fruit Punch。

Los Rotos @ Segovia

自我陶醉地邊吃邊寫隨筆,赫然發現剛才熱鬧的談話聲消失了,整間餐廳只剩我一人。連忙將最後幾口食物塞入口,準備埋單時發現侍者已疊好吧台上的木椅,安坐一旁追看西班牙連續劇,看來就只等我結帳。連聲道歉,阻人休息確是大罪,但對方非但沒半點不耐煩(要明白,西班牙人是休息大過天),反而友善地與我閒聊。


雖然不是甚麼感人肺腑的故事,但在言語不通的城市,在陌生的街道,小小的善意已足夠令我這個異鄉人好感動。


How to go
巴士站就在馬德里西班牙廣場(Plaza de España)附近的大街Paseo de la Florida 11號;若乘Metro可在Principe Pio站(10號線)下車,巴士站位於地鐵站下層,車程約1小時10分鐘
延伸網址:
Metro de Madrid 馬德里鐵路網 www.metromadrid.es/en/index.html
馬德里鐵路圖(PDF, 2013年12月版)
www.metromadrid.es/export/sites/metro/comun/documentos/planos/Planoesquematicoingles.pdf